丰台要闻
丰台区四套班子领导与市民、学生共同义务植树并号召——多形式扩绿兴绿护绿 全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日期:2025-04-21 15:02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共栽植白皮松、白蜡、玉兰、楸树等苗木近200株

●2025年,规划24个义务植树点位,推荐7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已完成430余场义务植树活动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指示精神,4月19日,丰台区四套班子领导来到丰台街道庄怡公园植树现场,与社区居民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开展“以树立契共育未来”主题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发出绿色倡议,号召广大市民通过多种形式扩绿兴绿护绿,助力乐学公园建设,为首都发展增绿添彩,为花园城市建设贡献新力量。区委书记王少峰,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张艳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峰,区政协主席李岚,区委副书记蒋达峰参加。

多方联动共促自然教育

200株苗木扎根乐学公园

记者看到,植树现场众人热情高涨,铁锹上下翻动,泥土簌簌落入树坑,树苗在一双双手中被稳稳安置,扎根土壤。与以往传统植树活动不同的是,此次植树完成后,大家又开展花卉播种、地被栽植、苗木补植、绿篱修剪、病虫害防治、树牌悬挂等活动,共栽植白皮松、白蜡、玉兰、楸树等苗木近200株。微风掠过,沙沙作响的枝叶与乐学公园中学生们的欢笑声交织,为庄怡公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

植树间歇,王少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绘就美丽丰台新画卷,为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北京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要不断提升公园品质。科学规划公园功能分区,统筹配置文化展示、便民服务、商业休闲等设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巧妙利用岩石等自然元素,通过艺术化设计,打造兼具生态价值与美学效果的景观空间;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赋予树木独特的故事内涵,提升公园文化感染力。要深入推进自然教育。推动街道、学校等主体联动共建乐学公园,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凝聚共建合力,将自然资源课程化、系统化、特色化,推动城市生态与教育功能的有机融合。

张艳林强调,要强化统筹区域资源,拓展丰富绿化美化形式和内容,营造爱绿、植绿、护绿、增绿的浓厚氛围,动员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义务植树,全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要抓好造林绿化工作,科学规划绿化布局,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任务,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课堂与自然无缝衔接

10个精品乐学公园让知识变鲜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植树活动所在的庄怡公园,正是丰台区创新打造的“乐学公园”体系代表项目之一。该体系将自然资源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目前已在全区打造包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北京园博园在内的10个精品乐学基地。通过“一校一园”结对机制,十二中、十一学校等24所学校已完成启动仪式并挂牌,玉林小学、莲池小学等8所学校为乐学公园绿地重新命名,33所试点学校均出具乐学公园校级建设实施方案并全部实现开展活动和常态跨学科课程,共计开展乐学活动51场、课程55场。改造后的庄怡乐学公园不仅新增了研学中心、昆虫旅馆等特色设施,还设置了观鸟站、疗愈小屋等互动体验区,真正实现了“课堂与自然的无缝衔接”。十二中初一学生张钰贺在活动中兴奋地表示:“在这里不仅能亲手种树,还能当讲解员、观察植物,学习变得特别生动有趣。”“过去孩子们的学习场景主要局限于教室,对课本中描绘的农耕劳作等内容,因缺乏直观体验而难以深刻理解。现在学校附近的乐学公园恰好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的桥梁。”学生家长杨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们定期在此观察、记录鸟类,让知识从书本走向生活,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与探究精神,为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正是丰台区打造“乐学公园”的初衷。丰台区的生态建设成效不仅体现在特色项目上,更反映在整体数据中。记者了解到,2024年以来,丰台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全面启动花园城市建设。建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万亩湿地景观,被誉为年轻人的“天空之城”,燕景台、小龙河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打造永定河畔13公里亲水绿道,让市民能够亲近自然、享受水韵。以永定河湿地东岸、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和莲花池公园为重点区域,构建“一带、三园、多点”的观鸟平台,让市民沉浸式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收录在《北京市公园名录》中的公园共计116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37%,“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已成现实。

寓教于乐

花园城市建设有“绿化”更有“文化”

随着“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2025年3月,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推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2025版)》,由原来的“八大类37项”尽责形式改为“八大类47项”,创新设置了“花园场景营造类”“设施修建类”尽责形式,形式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生活。记者了解到,目前丰台区发布了“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地图”,精心规划24个义务植树点位,推荐7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基地活动全部通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微信小程序,面向全市线上发布义务植树尽责活动信息。市民可通过该小程序线上预约,活动现场签到尽责,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尽责—线上领证”的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参与义务植树尽责的途径。截至目前,全区今年累计完成430余场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参加人数超万人。在丰台街道居住三十余年的任阿姨说道:“从单纯的绿化到现在的‘可玩可学’,公园的变化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建设的成果。乐学公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学习环境,而且给我们老年人也提供了高品质的休息空间。今后,我也会倡导身边的人,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社区家园添一抹新绿。”

从厚植花园城市绿色根基、完善公园体系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丰台区的每一项行动,都扎实地推动着“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未来,在各方的齐心协作下,丰台区将持续绽放绿色魅力,实现生态与教育的和谐共荣,描绘出一幅更加绚丽的花园城市新画卷。

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法检“两长”及区有关单位负责人一同参加。(记者 王蕾蕾 郭晓妍)

附件: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