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未来产业赛道百余位民营企业家开启成长之旅
“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开营
7月25日,“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举行。作为“丰台·学子回家”的重磅活动,这场为期3个月、包含24天集中实训,以“平台化赋能+阶梯式成长”为双轮驱动,构建起“三平台、五步走”培训体系,为100余位初创科技型民营企业创始人提供系统化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兼具前沿洞察力、政策把握力、资源整合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企业家”。
授旗启营
政企联动锻造新时代企业家队伍
实训营学员代表授旗环节后,一场“政校联动”的思想盛宴同步开启。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讲授开营第一课,结合丰台区“倍增追赶”计划解析政策红利;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则带来“科技向善与科技留白”主题课程,为学员献上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北大第一课”。
创新生态方面,现场公布的一组组数据彰显丰台实力:国高新企业从2021年的1819家翻倍至3643家,跃居全市第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116家增至79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10家增至72家,增长6.2倍;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增长94.1%,全市排名第三。在创新平台上,300余家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星罗棋布,11家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如“定盘星”,135家企业技术中心似“加速器”,为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领域攻关提供支撑;拥有22家国家级和市级孵化器,在孵企业约2000家,35%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数量均排名全市第二。这些数据都印证了区域创新的“含金量”。
“丰台区为各位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准备了坚实的硬支撑和充沛的软实力。”王少峰表示,此次实训营设计“百人·一季”思路与“三平台、五步走”培训体系。“三平台”即大咖会客厅、标杆研习会、场景模拟舱,“五步走”涵盖政策解码、破界对话、智行研学、实战领航、成果共享,通过精准赋能企业家成长,成为破解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抓手。
“成立未来企业家促进会、设立北京丰宜福台合作发展基金会未来企业家专项基金、汇总编撰成果书籍,都是为了让大家在学习后能持续受益、协同发展。”王少峰还介绍了实训营为企业家提供的具体支持,通过政策解码把握趋势,借助破界对话拓展思维,依托智行研学开阔视野,利用实战领航锤炼能力,最终通过成果共享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丰台对我们这些企业家的培育,不仅仅是‘送政策’,更是‘建生态’——既给方向指引,也给能力支撑;既搭交流平台,也促资源对接;既着眼当下发展,也谋划长远布局。”启动仪式现场,北京中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明感叹道,“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的价值,不仅在于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更在于探索出一条“人才培育—企业成长—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路径,“而我们也与区域发展同脉搏、共成长,这正是参加此次实训营更深远的意义。”
聚焦培育与实效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北京未来企业家实训营作为‘丰台·学子回家’的重磅活动,是丰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创新探索。”丰台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丰台区将持续打造企业管理人才培育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锻造一支兼具前沿洞察力、精准政策把握力、高效资源整合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企业家”人才队伍。
在培训实绩考核方面,将围绕培训期间学员的成果转化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涵盖路演成效、企业荣誉、区域贡献等多个维度。其中,路演成效指学员通过项目路演获得的融资机会、资金支持、资源链接等;企业荣誉包括学员所在企业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荣誉称号;区域贡献则体现在学员所在企业推动项目落地丰台、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区域内项目合作等方面。
结业考核环节,学员以小组形式,结合区域发展重点方向与企业实际,研提项目优化方案或商业计划书。结业前,将邀请相关区领导、行业专家、投资机构负责人组建专项评审组开展考核评估,择优遴选具有实践价值的方案并给予资源支持,推动培训成果落地。同时,组织相关委办局负责人组成评审小组,综合学员培训期间表现、培训实绩考核情况及企业成长性,对展现卓越能力、综合考评优异及为区域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学员予以表彰激励,并对其所在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资金支持。
北大合作赋能
“四个1+N”机制促成果落地
作为本次实训营的合作方,北京大学整合顶尖师资,推动学员与高校科研团队、头部企业资源精准对接。“北大的学术积淀与丰台的产业活力碰撞,将为企业家成长注入‘思想+实践’双动能。”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
本次实训营以“四个1+N”成果共享机制为核心,成立1个未来企业家促进会、设立1支北京丰宜福台合作发展基金会未来企业家专项基金、学员撰写1篇文章、汇总编撰1本书籍,推动N个合作项目落地丰台。
此外,丰台区还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运用政务新媒体宣传矩阵讲好企业家与丰台共同成长的故事,搭建交流和资源对接平台,扶持优质项目,以科技资源导入和成果转化落地“双向”牵引,引导项目与企业在区内产业匹配度较高的园区、街镇落地发展,为区域营造更优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记者 蒲长廷)
附件: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技术服务热线:010-87016810
技术服务邮箱:ftzwjxxgkk@mail.bjft.gov.cn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