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丰台·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共筑小康梦
——北京市丰台区对口帮扶林西县纪实
丰台区在林西县召开专场招聘会。
丰台区帮扶援建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达康产业园区。
林西德青源蛋品生产包装车间。
祥达瑞林安格斯种牛繁育小区。
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北京市丰台区对林西县的对口帮扶始于1996年。从那时起,来自北京的无疆大爱就像是一粒种子,深深扎根草原。

  2011年5月,丰台区与林西县签订“十二五”时期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11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再次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和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

  两地党政领导深入对接,京蒙帮扶全面提档升级。

  2011年至今,北京市、丰台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5亿元,其中2018—2020年投入1.09亿元,实施各类项目合计125个。

  一批批援助项目拔地而起,一项项民生帮扶工程落地生根。在林西,随处可见来自首都的温暖印记。

  在北京市、丰台区兴产业、促就业、保健康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助力下, 2018年8月,林西县在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贫旗县中,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也是牧区向农区过渡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3933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

  在这片土地上,山川形胜,风光秀美。孕育了璀璨的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神州华夏第一缕青铜冶炼的火光在这里升起……百余年前的移民建县,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青春活力。

  林西县地处祖国北方山丘区,90%以上为坡耕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经济欠发达,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1986年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京蒙扶贫协作,成为助力林西县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立足产业帮扶 “输血”又“造血”

  立夏刚过,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联合社冬茬赚的腰包鼓鼓的菜农们,在欢声笑语中又开始忙碌起夏茬栽秧。达康产业园日光暖棚项目只是北京市、丰台区在林西实施的大批产业帮扶项目的缩影,自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 1915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2亿元,打造了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带动了980余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坚持“强项”与“优势”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依托林西县“菜、果、牛”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协作,引导北京企业来林西投资、合资、合作,推动形成扶贫产业园区化、规模化,为脱贫攻坚注入活水。目前,多个北京的知名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在京蒙扶贫协作旗帜引领下,落户林西、投资兴业,打造了德青源蛋鸡养殖、祥达瑞林安格斯种牛繁育、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首农集团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新城子镇3万立方米果蔬气调库等一批重点产业协作项目,助力林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京蒙协作机制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北京企业在林西累计投资达到10.75亿元。

  官地镇两棵树村年产1000吨脱水蔬菜加工、统部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智能化控制温室蔬菜育苗厂等一批建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季节性劳务、土地流转和关联产业带动等方面,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为贫困村民找到一把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三年来,北京市、丰台区在林西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5个,完成投资2.93亿元,其中市区两级帮扶资金投入1.14亿元,惠及贫困群众6250人。走出了一条产业有规模、带贫有机制、增收有实效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引导消费扶贫 农产品进京

  北京市丰台区通过引导企业投资、共建产业园区、援建扶贫车间、开展消费扶贫等不同方式,拓宽两地产业合作深度和广度,助力林西产业加快发展。

  林西县依托京蒙扶贫协作平台,引进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组织先行引领、政府投资建厂、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多渠道受益”的方式,建成240万只“金鸡”产业扶贫项目,两地协作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林西速度”。

  林西德青源公司目前蛋鸡存栏180万羽、青年鸡存栏60万羽,日产“扶贫蛋”170余万枚,主要销往北京市场。目前已累计产蛋9.4亿枚,在京销售6.2亿枚,占总量的66%。

  创新“379”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即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例不低于职工总数的30%;玉米订单种植等关联业务由林西承担,贫困人口参与受益的比例达到70%以上;保证租金收益90%以上用于贫困人口。通过这一模式,2019年全年带动3650人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1人。

  一直以来,林西县农业经济在传统种植方式中徘徊,产品质量好但没有品牌,进入不到大城市超市中。在北京市、区扶贫协作部门和挂职干部大力协调下,在北京岳各庄、新发地农贸市场免费提供林西农副产品展台,通过各种展销会加强产业扶贫成果推介,打通销售渠道;开展对口帮扶地区农副产品“六进”活动,将林西县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引入北京大超市、餐饮企业、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百姓餐桌等;投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200万元,建成农产品二维码追溯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产品包装物流补贴,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和销售规模;让来自林西的德青源鸡蛋、佰惠生白糖、天拜山饮料、老三区杂粮、大马金粉条等优质农副产品亮相北京。仅2019年,在京销售的林西特色农副产品产值就超过了2亿元,带动2577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联合社是林西县一家以生产、销售优质西红柿为主的合作社。过去的销售主市场在林西本地,最远到辽宁沈阳。如今,他们生产的西红柿已走上了首都人民的餐桌,大受青睐。借助京蒙扶贫协作平台,产业园今年通过永辉超市、物美超市等渠道,在京销售西红柿2400吨,销售额864万元。

  2019年,丰台区采取“送市场上门”方式,由岳各庄、郑常庄建设的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项目在林西镇开工。该项目集现代化、信息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农副产品集散、冷藏、加工、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计划总投资2亿元,其中京蒙扶贫协作资金854万元。建成运营后,将辐射林西及周边地区农产品销售合作,打通上下游环节,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最终形成北京与赤峰农产品销售直通并辐射全国。

  林西县清真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项目,是发挥京蒙扶贫协作平台优势,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落实帮扶举措的又一成果。该项目由林西县政府与北京首农集团旗下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公司合作,计划总投资1.8亿元,建设年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年3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以及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各一条。项目分两期建设,今年建设一期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计划投资1.1亿元以上,其中京蒙扶贫协作资金279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集种养、繁育、加工、食品生产为一体的肉牛肉羊全产业链,通过公司就业、种养从业、贩运餐饮服务职业和扶贫资金收益分配助业等“N”种渠道,可直接带动200人就业,全县5000人以上受益,其中1200名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聚焦基础保障 精准化支援

  为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脉,北京市丰台区投入帮扶资金810万元,援建了林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训楼、少儿活动中心、春蕾幼儿园、林西镇寄宿制小学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林西县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提升。

  针对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较高的实际,北京市丰台区投入帮扶资金345万元,援建了林西县五十家子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综合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温馨家园等项目,改善基层医院软硬件建设,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投入住房保障资金240万元、饮水安全保障资金120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和饮水工程项目。通过京蒙帮扶,全县240名贫困人口搬出山旮旯,3个贫困村465名贫困群众用上自来水。

  加强人才交流 扶贫更扶智

  2019年以来,丰台区选派10位领导干部到林西县挂职帮扶。林西县选派26名干部到丰台区相关部门挂职学习。丰台区向林西县选派优秀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帮扶109人次,林西县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28人次到丰台区学习。

  投入97万元,支持全县469名扶贫干部和340名致富带头人在县内开展培训,提升脱贫带贫能力。

  投入1300万元,助力林西县健康扶贫工程。累计为9540名贫困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培训林西医务人员1877人次。引进D——二聚体检测、婴幼儿生长发育及精神发育评估及早期干预与治疗2项先进技术,填补了林西县医疗技术空白,惠及患者1000余人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北京市、丰台区全力帮助林西县贫困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支持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就业,协助建设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

  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总投资2017万元,其中京蒙扶贫协作资金500万元,2017年开工建设。该中心设有丰台区林西县扶贫协作劳务实训基地,引进北京无忧草家政服务集团,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母婴、养老护理就业技能培训1011人次,并扩展到种养殖、手工艺编织等方面。

  丰台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组织24家企业,到林西县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召开专场招聘会。2020年“春风行动”面向贫困人口提供5000余个就业职位,帮助2471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多领域帮扶 携手奔小康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两地多层次对接20余次,推动产业、教育、医疗及劳务等多领域帮扶工作,签订落实各类帮扶协议56份。

  林西县4个乡镇与丰台区3个街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6个贫困村与丰台区8个社区、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丰台区动员16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与林西县7个贫困村签署了帮扶协议。

  北京帮扶干部发动各类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到林西县开展扶贫对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相关帮扶活动,捐赠资金、物资价值715万元。

  “万企帮万村”是北京市丰台区帮扶林西县脱贫攻坚又一个亮丽片段。2019年,丰台区房屋经营管理中心、丰台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帮扶资金120万元,帮助新林镇上升村发展黄芪、黄芩、防风等中草药种植。丰台区动员国资委所属7家一级企业与林西县4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无偿捐助450万元,帮扶结对村发展产业。北京建筑业联合会、北京意馨明辉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瑞丰社会服务中心等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受援地捐助医疗器械等物资,培训致富带头人。2020年,北京园博园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丰贸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丰台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无偿捐赠145万元。

  疫情阻隔了人与人的相聚,阻隔不了北京与林西心手相连的亲情。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时,北京市、丰台区在全力抗击疫情之时,始终牵挂着千里之外的林西。在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向林西捐助100万元防控物资。6月份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林西县向丰台区运送了15吨牛羊肉、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为首都抗疫贡献林西力量。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成为北京扶贫支援合作中的靓丽风景。

  北京、丰台人民的无疆大爱,林西人将永远铭记。

  昨日可忆,未来可期。奋发图强的24万林西人民将与北京市、丰台区人民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共同谱写京蒙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篇章!

  转自《赤峰日报》 郭景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深度
   第07版:丰台·深度
   第08版:文娱·副刊
同心共筑小康梦
丰台报丰台·深度05同心共筑小康梦 2020-08-28 2 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