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丰台街道历史文化古韵流长,街道名称和区名相同,这里面有何历史渊源?
贾晓方:与区名相同,这是在丰台区26个街镇中比较独特的。丰台街道的由来主要是围绕着两条历史脉络。一条是围绕着城市兴建,丰台一词有“丰宜门外拜郊台”“远风台”等多种说法,明代时形成丰台村。1949年丰台镇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北京市在城区南部设行政区时,以“丰台镇”之称得名“丰台区”。因此,历史上有着“先有丰台镇,后有丰台区”的说法。1990年,随着城市发展,由丰台镇改为丰台街道。
另一条历史主线主要围绕着产业发展。清末,由于铁路和丰台火车站的修建,定名为丰台。
主持人:丰台街道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对我们丰台街道现如今的发展定位起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贾晓方:丰台街道是丰台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从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上来看,一直以来有着三个较为明确的功能定位,即政务服务功能、交通服务功能、教育医疗服务功能。
丰台街道靠近丽泽金融商务区及中关村丰台园,具备良好的产业联动发展潜力;紧邻北京丰台站,将成为站城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拓展区。同时,我们有着较强的金融、建筑、商业产业基础,新兴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要素逐步聚集,为各产业强链筑基打下了良好基础。街道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建筑、数字科创及各种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主持人:街道的发展方向已经锚定好了,那支撑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贾晓方:丰台街道有着得天独厚的四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东靠丽泽金融商务区,毗邻丰台火车站,南接中关村丰台园;二是教育及医疗资源聚集,有中小学幼儿园22家、各级卫生机构18家;三是通达便利的交通优势,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在这里连通全国,多条地铁线网贯穿辖区连通全市,成就了丰街经济破圈“新引擎”;四是充足的空间资源优势,现有的13个楼宇集群可释放近14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随着周庄子二期还建等多个项目的启动,未来五年内将释放超30万平方米的高端产业空间。
主持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街道有什么计划?
贾晓方:一是将抓好谋篇布局,不断探索、优化“两带、一心、两组团”的产业布局,以推动科技金融+商务服务产业聚集为核心,围绕西三环到西四环内商务服务带、丰管路“中线”城市服务带建设,着力推动金融传媒组团、科教商服组团的形成,全面推进街道高质量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召开合作发展大会,加强合作发展联合会建设,设立金融、建筑、高新技术、楼宇、物业等联盟,加强园区楼宇特色产业培育,提高产业聚集度,搭建凝聚地区合作发展共识的平台。
主持人:丰台街道老旧小区相对较多,在发展中势必要克服一些难题,这方面街道有哪些想法?
贾晓方:合作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关键,而有效的社会治理则为合作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丰台区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线上社会治理创新平台,推进“共生、共益、共富”的丰街生态家园建设。“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合作发展。”我们通过平台将全体丰街人网聚在街道党委的主线上,活跃在一个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网络家园上,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