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梓峰 实习记者 刘玟郡 申思琪)“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记者从新发地市场了解到,目前,蔬菜日供应量稳定在1.9万吨、猪肉2000余头、牛肉60余头、羊肉700余头、鸡肉2万只、水产1500多吨,在庞大的交易量下,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为此记者全流程跟随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市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检测,跟踪记录海鲜类、调料、蔬菜三大品类是如何从北京最大菜篮子到餐桌盘子。
记者了解到,从检测范围来看,所有销售商品进入新发地市场出售前都至少经过1次“体检”,大部分商品要经过2-3次,检测的内容包含农药残留、含量超标、来源追溯等多个维度。从检测精度来看,区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多达几十种,最为全面;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市场所对重点销售商品进行抽检,而新发地市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每批次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可靠走出“菜篮子”。
“打包、带走” 这番操作下来安全有了保证
7月25日下午2点半,记者来到新发地市场综合交易大厅,和清晨的进货高峰期拥挤的人流相比,此时客流量不算多,商户们也有短暂的时间可以规整商铺货品。在海鲜交易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带鱼、白虾、牡蛎、桂鱼琳琅满目。记者跟随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科相关负责人对生冻白虾进行抽查。“您好,我们是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对您销售的生冻白虾进行抽查,请您给予配合。”“您看需要怎么配合,没问题。”商户边整理货品边回答。
记者了解到,此次市场监管局抽检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抽样检测,主要对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
“请出示下您的进货台账。”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市场所相关负责人对商户说。“这个进货台账是必须要有的,也是商品跟踪溯源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就可以根据台账找到上游企业,进行溯源。”
记者翻开进货台账,左侧粘贴着编号为0000923的销售凭证,右侧的表格里详细地记录着产品名称、品牌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按照检测顺序,检测台账和营业执照是第一步,随后还需进行取样、打包、粘贴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封条、实验室检验等十余项检测步骤。
“现在我将对生冻白虾进行取样。”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告知商户后,现场称取单价40元每公斤的南美白虾4.315千克,分装在两个购物袋中,共计172.6元,其中一袋作为样品进行检测,另一袋作为留样封存。
172.6元谁来买单?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检,购买抽检样品的172.6元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支付,商户不承担检测费用。”
抽检分为国家总局抽检、北京市局抽检、丰台区局抽检三种方式。对问题产品将送达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中超量或是使用国家禁用的兽药、农药行为将依法处置。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二楼的北京晖媛盛恒商贸有限公司,一进屋就闻到了香料的气息,屋内销售的香料有近百种,供市民挑选。
按照此次区市场监管局下达的任务,第三方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对正在销售的李锦记牌蒸鱼豉油进行食品抽检。按照抽检要求,共计购买12瓶蒸鱼豉油,其中6瓶用于检测、6瓶用于样品封存。
北京晖媛盛恒商贸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对抽检表示十分赞同与支持,她表示:“定期的抽检工作不但为群众提供了食品安全的保障,也督促经营者严禁购进来源渠道不明的商品,要坚持守法,诚信经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做合格且有诚信的商家。”
据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市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工作中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是重中之重,对于违法经营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时令食品上市就检
面对新发地市场庞大的进出货量,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更加精细,但检测数量上并不能满足日常检测量。如何能够保证每批次食品都是安全可靠的呢?记者带着疑问进一步探访。
在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所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新发地惠农门南侧的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所检测室,负责农药残留检测的工作人员正对新采集的样品进行快检。
记者走入检测室时,他们正在食品检测室对菜品进行取样,桌上整齐摆放豇豆、白菜、萝卜等时令食品。记者看到他们动作熟练地戴上手套、摆放监测器材、提取剪碎白菜准备进行检测。
“快检是食品检测中最简单的方法,只需要称取剪碎样本0.5克放置于离心试管中,加入2毫升洗脱液摇匀,在温室内充分反应3分钟;随后,将提取液滴在白色酶片上,放在农药残留速测仪加热板上,按下启动温室反应10分钟;将速测仪盖子扣上检测反应6分钟,使其中的红色药品和白色酶片叠合产生反应,再,将白色酶片取出与色阶卡比较即可确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从现场检测结果来看,所检测的白菜和豇豆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对于时令食品,新鲜和易腐都是它们的特点,也成为了我们检测的重点。目前,新发地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批批检测,全年快检约40万批次。今年计划快检1000批次,目前逐月落实快检工作;同时,区抽、市抽、国抽也按照每年的抽检计划对市场内各类农产品进行抽检,目前三级抽检合计1090批次,其中新发地市场抽检245批次。”检测人员介绍说。
24小时4班倒,就为一件事
新发地作为经营主体,在落实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让食品安心进、安心出,新发地市场对所有入场销售商品进行24小时检测。究竟是如何做到逢进必检,记者来到新发地检测实验室一探究竟。
为快速检测新发地市场每天进货食品的安全问题,新发地市场委托北京六角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全天24小时对进场商品进行快速检测。
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新发地检测实验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张贴着快速检测项目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室可检测水果、蔬类、长豆角、葱、姜、水产品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共计19种类型,检测项目为克百威、孔雀石绿、克伦特罗、敌百虫、毒死蜱、敌敌畏等21种农药残留物。“我们24小时不停歇,工作人员4班倒,每20分钟可检测200至300种商品,全年合格率在99.6%左右。自助检查价格大多在20至30元每次,其中水产品100元每次,动物源性食品50元每次。”新发地市场食品安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检测室内,几百平米的地方3名检测人员此起彼伏地拿放着试管,六角体检测工作人员正在快速检测室内拿着滴管将样本滴在快速检测试纸上,桌面上还摆放着其他等待检测的食物样品,记者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食品检测的流程采用快检方式,确保每批次货品都能得到检测。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采取集中和自检两种方式进行检测。集中检测商户使用比较多,在进场时将抽取的样品留在收集箱里,会获得一个二维码,预计半小时左右可扫码获取检测结果,既做到了安全检测又不耽误商户售卖商品。”
自检则需要送到检测室,送样窗口每天工作时间为8:30-11:30、14:00-16:30,月底最后一天截止到16:00停止送样。送样后工作人员会递给供货商一个纸条,可通过扫描其中二维码查看结果或登录小程序查看电子版结果。
“每天在市场上出现的食品,都需要供货商先将样品送到检测中心检测,30分钟左右结果就可以出来,结果合格便可以在市场内售卖。”检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进行严格市场准入,需要入场销售者进入批发市场前和市场主办方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市场主办方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进入到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要提供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查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若有不能提供的按照规定市场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检验检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