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任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蒲黄榆派出所社区民警兼任蒲黄榆第二社区党委副书记。34年,从“片儿警”到社区民警,再到社区党委副书记,刘安从未偏离过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从未辜负过辖区群众的期待。
“20年的坚持,20年的传承,让雷锋精神永放光明!”3月5日,刘安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纪念他组建的“雷锋志愿者团队”成立20年。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条朋友圈。
两天后的3月7日,值完夜班的刘安像往常一样参加派出所早点名,汇报完工作后回到社区警务工作室。上午10时50分,刘安突发心脏病,晕倒在他战斗了34年的岗位上。10时58分,刘安抢救无效因公牺牲,今年,他才55岁。
时至今日,老街坊们仍然无法接受,那个如亲人般陪伴了他们34年的社区民警,那个“做的好事就像星星一样数不清”的好人刘安,就这样走了。
“我叫刘安,平安的安”
3月7日当天,来警务室悼念他的居民一天一宿都没断。警务室是个半地下室,有的老人腿脚不好,拄着拐棍一步步挪着走也要去送送他。王大妈老泪纵横,黄大爷颤抖着嘴唇说:“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
看着这些抹着眼泪的居民,蒲黄榆派出所所长樊进辉十分感慨:“都说刘安社区工作做得好,这时候才更能感受到,大家伙儿是多么认他。”
“我叫刘安,平安的安。”
第一次和老街坊们见面,刘安这样介绍自己。1987年2月,他从部队复员,通过招考进入警营,被分到蒲黄榆派出所,成为一名片儿警。当时的刘安还是个小伙子,虽说有点腼腆,但那充满阳光的笑脸,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
上任伊始,刘安就碰了“钉子”,不少居民不认这个没经验的小警察,很多事情并不配合。前辈告诉刘安:“你得真能帮人家解决问题,人家才认你。”
社区民警的首要职责是保护一方平安,于是刘安就先在社区安全上下功夫。
开放式的社区出入口多,安全隐患不少。刘安找资金、找厂家,冒着酷暑和社区干部东奔西跑,终于给小区出入口安装了铁栅栏门,进行封闭式管理,大幅降低了发案率。
为了及时进行安全防范提示,刘安在辖区内安了六个广播喇叭,设立了广播站,取名“平安之声”。还主编了以警情提示为主的社区报纸《平安之声报》,送进每一家。后来又建了“平安之声” QQ群、“平安之声”微博、群众微信群,甚至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有了盲文版的防诈骗宣传材料。就这样,刘安的辖区蒲黄榆第二社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平安社区。
慢慢地,社区里传开这样一句话:“社区有刘安,大家都平安”。
“我就是你们的儿子”
刘安的管片儿里老龄人口达到了70%以上,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有二三百户。刘安的父母去世得早,他把自己的一番孝心全倾注在了这些孤苦老人身上。
80多岁的孤寡老人冷大妈因为找不到自行车向刘安求助,刘安寻遍社区也没见车的影子。怕老人着急,他自己掏钱给老人买了辆新车。刘安精心照顾老人12年,只要有时间,他就来看看老人,陪大妈买菜、遛弯儿、看病买药。冷大妈逢人便满脸幸福地说:“我有儿子了!”
一天,老人将刘安叫到家里,从一个红布袋子里掏出房产证交给他。“我把房子给你,你跟我去办个公证。”刘安赶忙把房产证装回去:“您这是干吗呀,快收起来,以后不准再提了。再提,我就不认您这个妈!”老人拗不过,只好作罢。
过了半个月,冷大妈又提了一袋苹果放到派出所专门给刘安。刘安回来一看,袋里竟有5枚金戒指,赶紧给送了回去。这几枚戒指是冷大妈的嫁妆,大妈铁了心要把积蓄留给刘安,可刘安还是没有收下。老人急了:“孩子,你什么都不要,我怎么报答你?”刘安说:“我就是您的儿子,有什么可报答的!”
两个月前,黄大爷的继子偷偷把他的房子出租出去了,黄大爷气得睡不着觉。是刘安跑了一个多月,把租赁合同改成了黄大爷的名字,租金也打到老人账上。黄大爷谁也信不过,把房本交给刘安保存。刘安过世后,他的家人将房本送还黄大爷。
疫情期间,空巢老人王大妈病了,家里没人,保姆也走了,连口饭都吃不上。刘安一连20多天给大妈送饭,自己病了还想着托付别人给大妈准时送饭。“以后,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关心我了,在我心里,没人能替代他。”王大妈老泪纵横。
这些年,刘安帮助过的70余位辖区的孤寡老人都把刘安当亲儿子。“我就是你们的儿子。”刘安说。
“人总该为时代付出些什么”
刘安在警务工作室墙上挂了一幅雷锋画像,他曾说,雷锋就是他的偶像。34年扎根社区,刘安也真的成了“雷锋”。他无偿资助的18名孤困儿童、10名困难学生,都管他叫“警察爸爸”。30多年来,刘安累计向辖区贫困家庭捐资已经超过20余万元。
最近人们才知道,刘安不仅在自己的社区学雷锋,还一直默默地在社会上做公益,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疫情期间,他还与公益组织一起,联系心理咨询师为疫情严重地区的群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2002年,社区学雷锋志愿者团队在刘安的张罗下正式成立,辖区家电维修、煤气站工作人员、理发师等各行业的人都加入了进来。换煤气罐时,有人给扛了;水电出问题,有人上门修理了;老人行动不便,理发师就上门服务了;有老人、残疾人生病,爱心车队就主动接送了。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壮大到百余人。
“人总该为这个时代付出些什么。”这是刘安让徒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基层公安工作最苦最累,可刘安扎根社区,一干就是34年。刘安带出来的徒弟,有的都被提拔为所领导了,而刘安仍是个最普通的社区民警。其实,刘安曾有两次晋升的机会。社区干部和一些老居民听说刘安要走,抹着眼泪挽留他,刘安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了,他割舍不下社区和老街坊们,老街坊们也需要他。
34年,刘安以一颗火热的心扑在社区警务工作上,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十大正义人物……他获得殊荣无数,奖状能贴满一面墙,勋章挂满警服。
而更可贵的是,社区居民评价他:纯粹的好人就是刘安这样的。
特约记者 孙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