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将上京会宁府迁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开启北京的都城之路。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历时六十二年的金中都被蒙古大军攻陷,城池完全被毁。金中都在丰台地区幸存的历史遗迹中有埋藏在米粮屯荒原上的金代贵族赐茔——乌古论家族墓,其墓志铭为我们探索金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度繁华的金中都在丰台地区幸存的历史遗迹中,既有“无与伦比”的卢沟桥、“宏大精巧”的水关遗址、“古朴生动”的镇岗塔,也有埋藏在米粮屯荒原上的金代贵族赐茔—乌古论家族墓。悠悠八百余载倏然而逝,金中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们得以从乌古论家族的墓志铭中窥见金代早期到金代后期高层政治、宫廷生活、人事变迁、丧葬礼仪等重要信息,为我们探索金代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金建国伊始通过世婚制与完颜氏联姻尚主
早在女真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相互交织,相邻地区的不同部落及氏族成员之间相互通婚,形成了部落外婚制。金代立国后,沿袭这个传统,所娶后妃均出自徒单、唐括、蒲察、拿懒、仆散、纥石烈、乌林答、乌古论等部族。乌古论氏在历史遗风和政治利益的影响下,从建国伊始便通过世婚制与完颜氏联姻尚主(古代,文官武将娶帝王皇室家族公主为妻,称为“尚主”),连成血缘,强化联盟,逐渐走向统治集团中心,先后有几十人出将入相、封公晋爵,在金廷中享有优越的特权和尊崇的地位。特别是金世宗完颜雍时期的乌古论元忠,以驸马都尉的身份参与政事,建言献策,官至右丞相,封任国公,将乌古论家族的荣耀带到顶峰。
金中期政治变故为乌古论家族入仕创造机会
大金建国之前,乌古论氏共有三位女性嫁与完颜氏。一是世祖完颜劾里钵次室乌古论氏;二是穆宗完颜盈歌正室贞惠皇后乌古论氏;三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妃乌古论氏。建国后,又有四位嫁入皇室,除一人被金熙宗完颜亶封为德妃外,其余人位分皆不高,而有幸进封高位的德妃却在皇室的勾心斗角中死于非命。皇统元年(1141年),熙宗接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的尊号,正式册封裴满氏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熙宗在位初期,在宗翰、宗干、宗弼等大臣的辅佐下,官吏清廉,机构精简,百姓安居乐业。宗弼逝世后,旧臣也大多亡故,加之皇太子济安薨后,熙宗多年无子嗣相继,皇后裴满氏干预政事,肆无忌惮,颇牵掣制约熙宗。熙宗心感抑郁,常酗酒纵怒,手刃杀人。左丞相完颜亮过生日,皇上派遣大兴国拿司马光画像、玉吐鹘和厩马赐给完颜亮,皇后裴满氏也附上礼物赐给完颜亮。熙宗听闻此事,大怒,杖笞大兴国而夺回所赐的礼物。完颜亮本来就心怀非分的希望和企图,因为这件事对熙宗怀疑和畏惧就更为严重,皇家萧墙之乱,从此便萌生了。熙宗近侍高寿星按惯例应迁居屯守燕南,高寿星入宫向皇后裴满氏诉说这件事,此举激怒熙宗,杀掉左司郎中三合,杖笞平章政事秉德,而高寿星因皇后干预竟得以不迁移燕南。时间久了,熙宗积怒甚深,皇统九年(1149年)十一月五日,终于杀了皇后裴满氏,而接纳胙王常胜妃撒卯入宫继承皇后之位。十五日,熙宗到忽剌浑土温打猎,派遣使者诛杀德妃乌古论氏以及妃夹谷氏、张氏泄愤,乌古论氏终因皇室争斗祸及池鱼而殒命。十二月一日,熙宗从打猎的地方回到宫廷。初八日,在寝殿杀了妃子裴满氏。次日,熙宗被作乱的平章政事完颜亮杀害。完颜亮弑杀熙宗夺取皇位后,为巩固政权,铲除皇室贵族旧势力的同时组建忠于自己的权力集团,任用女真异姓贵族和汉人地主加入到最高权力机构中。金中期的宗室斗争、封建改革、对宋战争为乌古论家族入仕为官创造了诸多机会。
乌古论家族逐渐走向政治权力中心
乌古论家族除通过嫁女紧密与皇室关系外,族中男儿也多次尚主以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和更高的政治地位。
乌古论元忠之父乌古论窝论曾跟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辽,为阿骨打攻辽提供物资补给和后勤保障,在灭辽中立有功绩。金建国后,太祖将女儿毕国公主许配给他,窝论成为第一位尚金帝之女的乌古论氏成员,为家族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后乌古论家族又有六人成为驸马。
乌古论元忠自幼出入葛王完颜雍的府邸,完颜雍对其大加赏识,精心培养,以爱女嫁之。海陵王执政后期强力伐宋、民心大失。元忠顺应大势,趁完颜雍在东京政变称帝时,北上东京,表忠归顺,同时送去随海陵王南下的文武百官支持新政权的消息,使金世宗得以集中精力镇压契丹,被世宗视为心腹,授予他定远大将军(从四品)之职,提升为符宝郎,并告诉他:“朕刚刚即位,亲密的人没有再像你这样的了,对侍从、宿卫应当戒备,不要发生失误。”大定二年(1162年),对元忠加授驸马都尉(正四品),任近侍局使,并且迁升殿前左卫将军。元忠以外戚身份高位入仕,凭借卓越才能,辅佐世宗处理朝政,使乌古论家族逐渐走向政治权力中心。
大定十五年(1175年),北部边疆各部族向朝廷进献,皇上命令元忠去受礼,等到完成使命回朝,皇上诏告他说:“朕每逢卿夜间值勤,那一夜睡觉一定安稳。今年夏天朕到景明宫,卿离开时间长了,朕很是想念你。”
号称金朝“第一府”的大兴府(今北京市),辖京都之地的大兴、宛平、安次、宝坻、香河、昌平、良乡等十县一镇,主官大兴府尹(正三品),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总判府事,兼领本路兵马都总管府,通常由宗亲重臣担任。大定十六年(1176年),世宗打破惯例,下诏派遣元忠担任第十任大兴府尹。元忠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依法严惩攀高结贵、欺凌百姓之徒。有僧人打着佛教旗号出入京城宗室外戚之家,依仗权势,敲诈勒索,成为地方一害。元忠决定惩处恶僧,但因世宗姑姑梁国大长公主与此僧交往甚密,施压元忠,令其释放此僧。元忠向皇帝奏明,世宗拒绝大长公主请求,处决恶僧。元忠在大兴府任职期间严惩恶霸,整顿风气,协助世宗开创盛世。世宗招其见面曰:“卿不徇情,甚可嘉也,治京如此,朕复何忧。”
元忠圆满完成大兴府尹任期,政绩突出,授吏部尚书(正三品)。大定十八年(1178年),元忠被提升为御史大夫(从二品),并被授撒巴山世袭谋克。世宗问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谁可以做丞相,良弼回答元忠,于是拜元忠为平章政事(从一品),封为任国公,出任尚书右丞相。
元忠自任金廷要职以来,竭心尽力辅佐世宗,时每遇重大事件,世宗召见群臣共议朝政,元忠敢于谏言,不仅为群臣树立榜样,而且使金帝认清金朝局势,尤其在世宗出巡上京之时,避免了诸多矛盾的激化。世宗留驻上京生活长达一年之久,时任宰相的元忠谏言:“鸾舆在这里常驻已有一年,仓中储存的食物用品一天比一天少,到市上去买价钱越来越贵,禁卫及各局署有不少人逃跑了,有司追捕他们按法律制裁又恐怕有损陛下的仁爱之德。”警醒世宗,南下返回中都。元忠以忧国忧民为己任,多次犯颜直谏,知无不言,成为世宗集团核心成员。元忠为官粗犷豪放,世宗谓左右:“卿等每事依违苟避,不肯尽言,高爵厚禄何以胜任。如乌古论元忠为相,刚直敢言,义不顾身,诚可尚也。”
御赐坟茔于今王佐镇米粮屯村
位高权重的元忠为家族带来超乎寻常的荣耀。其父窝论死后,原本葬于莱州(今山东省北部)。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世宗为示恩于乌古论家族,“追荣祖考”,加赠乌古论窝论金紫光禄大夫(正二品上),赠其父银青荣禄大夫(正二品下),赠其祖光禄大夫(从二品上),御赐坟茔于大兴府良乡县西北永安村(今丰台区王佐镇米粮屯村)原野,元忠遂将父亲灵柩迁葬,窝论以正二品和驸马都尉的身份,其墓碑尺寸略大于正一品级别。“天子之赐,恩隆终始,人臣鲜俪”,以帝王的追封、赐地、赙赠(赠送财物)彰显了家族的荣光,乌古论家族迈上巅峰。
乌古论家族在政坛上由盛转衰
世宗重用元忠等人,君臣共同开创金朝盛世。在元忠身居高位、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他开始结党营私、强悍专权,权势蔓延威胁到皇权的运转。在元忠出使宋朝归来之后,其家奴借着他的名声和势力在地方欺压百姓、强征民税,“坐家奴结揽民税”。正致力于改革的世宗对于元忠家奴的恶行,十分恼怒,对其免官处置,用罢免来给予他重要警告。元忠对此有所领教,后又被重新起用,战战兢兢辅佐世宗,先后两次担任北京留守。
明昌二年(1191年),元忠在任广宁知府时,“以河间修筑球场扰民”,世宗为维护皇权,再次整治元忠,承安二年(1197年)将其发配至彰德做官,乌古论家族在政坛上由盛转衰。泰和元年(1201年)元忠病死于彰德尹任上,金章宗完颜璟遣使赴丧敕祭,派遣宣徽使行“白琬烧饭”的隆重礼仪,赐予丰厚财物办丧事,赐谥简定公。“周礼,凡事不逾制。僭越者,或有不祥。”元忠之妻鲁国大长公主携子乌古论谊督办葬礼,将元忠高规格葬于御赐在米粮屯的坟茔,墓的尺寸、材质、结构等多个方面远超从一品的身份,极尽哀荣,也为乌古论家族的杀身之祸埋下伏笔。八年后的大安元年(1209年),鲁国大长公主去世,“上闻之震悼”。七月,卫绍王完颜永济幸海王庄,临奠鲁国公主。“亲临奠哭哀惋久之”“皇后出郭诣海王以祭哀”,赐钱五百万,与其夫元忠合葬。风光隆重的丧礼背后是家族失去最大的靠山,走上盛极必衰的不归路。
乌古论谊自宫卫(正九品)起仕,最高职位为工部尚书(从二品)。“大定八年(1168年),尚海陵女。宴宗室及六品以上官,命妇预焉,上曰:‘此女亦太祖之曾孙,犹朕之女,乃父废亡,非其女之罪也。’海陵女卒,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尚显宗女广平郡主。”金章宗即位后,“广平郡主进封邺国长公主,谊改顺天军节度副使,加驸马都尉”。中国历史上两次当上驸马的屈指可数,乌古论谊一时风光无限。孰料天威难测,至宁元年(1213年)二月,不善用人、忠奸不分的卫绍王以谋逆罪诛杀大名府事乌古论谊,不仅致其死无葬身之地,而且位于京师开阳里的家族宅第被另赐他人,万千恩宠灰飞烟灭,令人唏嘘不已。
金代后期,国势衰败,在蒙古、南宋、西夏轮番军事攻击下,风雨飘摇中的金哀宗完颜守绪被蒙军追杀,担任蔡州、息州、陈州、颍州便宜总帅的重臣乌古论镐将金帝迎到蔡州避难。在蒙军和南宋合力围攻蔡州时,乌古论镐出城迎战被俘,后被蒙军杀害。金国灭亡后,为逃避残酷的屠杀清算,乌古论镐之子乌古论德宁改汉姓刘,即刘德宁,投靠铁木哥·斡赤斤大王位下,管领王在益都的封地,从而定居益都。除改姓刘外,乌古论家族中还有人改姓商、乌、李等,宗亲贵族沦落成元代顺民,曾经威风八面的金代名门望族湮没于芸芸众生。
■ 文/王真胜
考古链接
米粮屯金代乌古论窝论家族墓出土文物
1980年5月,在米粮屯发现金代乌古论窝论家族墓葬,包括窝论夫妇墓、元忠夫妇墓和两座无名墓。墓葬早年被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石椁、墓志相对完整,还剩有青玉龟游荷叶佩、白玉绶带鸟衔花佩等精美的随葬品。
白玉绶带鸟衔花佩
白玉绶带鸟衔花佩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玉佩镂空雕琢出五瓣形花朵、花蕾、枝叶,叶脉清晰、叶齿整齐。背面碾琢粗犷,光素。器物造型新颖,碾磨精细。玉佩表现的是绶带鸟用嘴轻啄花朵那一瞬间的情景,寓动于静,轻柔美妙。因“绶”与“寿”谐音,故绶带鸟是福寿的象征。绶带鸟衔花卉纹,寓意春光长寿、勃勃生机。
乌古论窝论、乌古论元忠、鲁国大长公主的墓志碑铭记载了乌古论家族为大金国作出的功绩,奢华辉煌的墓葬体现了金代贵族墓葬形制突破、礼遇厚赏盛况的乌古论家族高光时刻。山河依旧,万象更新,米粮屯金代赐茔上,暖暖春风中摇曳的新草仿佛还在诉说着乌古论家族的荣辱悲欢。
青玉龟游荷叶佩
青玉龟游荷叶佩是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标志性玉器艺术精品,长10厘米、宽7厘米、厚1.3厘米,佩为青玉质,温润细腻。一块玉料对剖制成,以浮雕、透雕技法琢出荷叶、茨菰及水草纹,单阴刻线呈示叶脉,纹理清晰。荷叶中心各凸琢一只伸头相向爬行小龟,以双阴刻线琢出六角形甲纹。背面仅以粗犷的刀工琢刻出枝梗。古代将这种纹饰称为“龟游”,寓祥瑞之意。这对玉佩构思严谨,造型生动,镂刻精细,抛光极好,是北京地区首次发掘的有明确纪年的女真族贵族墓,它是研究金朝历史和玉器发展史极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