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噪声
噪声是听力的“隐形杀手”,如果经常接触刺激大的声音,如鸣笛声、施工噪声、KTV噪声等,容易引起噪声性耳聋、耳鸣的情况。长期处在噪声强的环境中的工作者,应佩戴防护耳罩或使用减噪设备等。
避免长时间戴耳机
很多人喜欢在地铁、公交车或公共场合里戴耳机。然而,在嘈杂环境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盖过噪声,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还有的人喜欢戴耳机睡觉,由于入睡后耳机声音持续刺激双耳,容易诱发神经性耳聋。研究表明,长时间过度使用耳机,会对听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理,建议避免频繁或长时间接听电话。
勿常掏耳朵
勿用牙签、发卡、火柴棍等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的物品掏耳朵,有时可并发外耳道或中耳腔的感染,使听力下降。耳道具有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耵聍(耳屎)可通过运动、咀嚼、睡觉翻身等自行排出。如遇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
慎用耳毒性药物
一些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等具有耳毒性,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顺铂等。如确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进行听力监测。
乘飞机时
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外界气压剧烈变化,如果中耳腔内外压力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此时可以通过做吞咽、咀嚼等动作,使咽鼓管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正确擤鼻涕
用力擤鼻涕和吸鼻涕,可能会将鼻咽部的分泌物挤压到咽鼓管及中耳内,诱发中耳炎,进而影响听力。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动作宜轻而慢。
劳逸结合,规律作息
长期压力过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内耳受到刺激使听觉细胞供血血管发生痉挛、阻塞,引起内耳供血障碍,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供养不足坏死,从而使听力下降。
及时正确就诊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眩晕或耳内闷塞感。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尽快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治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