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3日,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二子级暨通用氢氧末级第二次点火试验成功完成,标志着历经两个多月的通用氢氧末级全系统试车顺利结束。第一次试验于2024年2月3日18时12分点火,试验成功完成,考核了氢氧末级全系统、全流程匹配性。本次试验进一步考核了低温加注24小时停放后的发射适应性。此次试验为国内10年来首次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车,也是30年来首次共底模块动力系统试车,具有重要意义。
通用氢氧末级的研制起始于2017年,位于丰台区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面向“先进性、低成本、高可靠、易操作”的市场需求,按照“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研制思路,以提升技术水平、任务适应性和培养人才为目标,启动了前期论证和相关技术攻关工作。2022年8月,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简称“长八改火箭”)启动研制,其二子级明确采用双机版的通用氢氧末级方案。
长八改火箭是在长征八号基本型火箭基础上,面向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而改进研制的火箭,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海南文昌执行首飞任务。长八改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适配4.2米、5.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具有“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发射”等特点,适应海南文昌201工位、商发1号工位等多工位的发射能力,是我国未来中低轨主力火箭之一。
自长八改火箭启动研制以来,研制队伍攻克了氢氧共底贮箱设计与整体成型制造工艺、氢氧发动机推力提升及其控制系统简约化设计、氢箱闭式自生增压、电气系统一体化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通用氢氧末级性能。本次试车是对使用新技术后全系统方案合理性、工作协调性、流程适应性的全面考核验证。
为了确保试车成功,扎实推进长八改火箭研制进度,研制队伍科学筹划、严密组织,各参研参试单位勇于担当、协同作战。前期争分夺秒,通宵达旦推进总装;总装完工后直接进入试车台,将总装测试和试车前各项检查性测试融合开展,电气系统协调匹配,经受住了挑战,为全系统节省了试验周期;试验队员顶着零下十多度的持续严寒,以专注、敬业、超越自我的态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产品进场前准备、加电前静态检查、分系统测试、匹配测试、总检查、加注前准备、系统试车等一系列工作,彰显了型号队伍“大局、系统、严谨、争先、包容”的优秀作风。
此次全系统试车是氢氧末级研制过程中规模最大、最为关键的试验,除了考核正常工况下末级工作的全过程,更考核了液氢加注后推迟发射泄出推进剂以及不泄出情况下最长推迟24小时发射的工作流程,为验证氢氧火箭推迟发射预案以及不同飞行剖面下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等提供了第一手的经验和数据。试车成功标志着长八改火箭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对进一步发展低温火箭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通用氢氧末级投入使用,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将形成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3吨级、5吨级、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度覆盖,满足不同用户对组网发射的需求。
接下来,队伍将以扎实的行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为长八改火箭年内首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