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门超)出行难、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居民出行的两个“老大难”。近日,西罗园街道围绕这两个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难题,倾听居民声音,凝心聚力解决问题,给居民带来“稳稳的幸福”。
公交增一站 方便千余户
“从小区出来走个三百多米,就到公交站了,早上送孩子上学也不用着急追公交了,真好!”家住临泓路37号院的张大妈高兴地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鑫福西路北侧的临泓路37号院有居民千余户,孩子上下学只有一趟专34路公交车途经,且离上下行车站都较远。早上老人送孩子上学还得追公交,不仅出行极其不便,还很不安全。
角门东里三社区党支部接到居民反映后,多次召开业委会会议进行商讨,入户走访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建议,同时利用基层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将居民需求上报街道相关科室。
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规划后,最终制定了公交站可行性方案,确定对343、专34、专76路进行增站调整,增设临泓路段“福海小区”公交站点,打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目前该站点已正式通车运营。
社企合力 巧解停车难
“这一大片空地都是停车位,现在谁都不用抢不用占了,晚上回来晚了也不用为找停车位着急了,真是太好了。”家住西罗园街道四路通社区的马先生向记者说道。据了解,四路通社区人口密集,街巷狭窄。原本12栋楼里的千余户居民却没有一个正规的停车场,平时路边违停、乱停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周边居民和非机动车辆的正常出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西罗园街道会同四路通社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街道城管办、综合执法队等相关科室带领包楼干部到各小区实地走访调研,与居民面对面进行沟通,具体了解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登记统计实际数据,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力求从根源为民解决问题。
经过前期调研,辖区内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存在一处面积万余平方米的未规划实施用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但场内存在着黄土裸露、扬尘、杂草、垃圾堆放及私搭乱建等环境问题。虽多次清理,但治标不治本,问题反复出现。
为破解该闲置空间的环境问题,同时做到空间的高效利用,西罗园街道召集消防、公安等部门与产权单位会商,最终产权单位对空地进行平整硬化,建成了包含380个车位的正规停车场,与社区居民共享使用。这不仅彻底解决了环境问题,还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及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