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
2023年11月,51位由商户担任的“门前三包责任点长”走马上任,在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带领下参与环境秩序管理,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有生力量,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门前三包”点长制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示范、监督、管理”三位一体,尝试将三项“预管理”权责下放给点长,通过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及时发现、提醒并纠正违规行为,大力宣传“门前三包”责任意识,带动更多商户向模范靠拢。
近年来,东铁匠营街道持续深化“一带五桥”街区更新生态系统和“六个功能组团”治理模式,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口袋公园、青年街区、便民商圈纷纷亮相。东铁匠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率先启动“门前三包”点长制管理模式,创新性尝试“预管理”权责下放,鼓励单位、商户、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织补城市交互界面,让更新成果更有温度、更可持续、更有参与感,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质效、推进宜居环境建设。
生动实践
为破解门前区域卫生、设施、秩序等方面突出问题,创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东铁匠营街道率先启用商户作为“点长”,共管门前事、共享新环境,着力打造“门前三包”示范街区。
建立台账。前期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辖区内沿街单位、商户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并根据业态分布,对堆物堆料、户外广告、垃圾分类等问题进行梳理,更新完善“门前三包”台账,以此为基础,开展治理工作。(下转02版) (上接01版)
成立队伍。通过日常巡查、社区推荐、12345举报量等方面综合考量,在辖区600多家商户中评选出51名优秀商户作为“点长”,以过硬的“门前实力”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周边商户参与共治。
完善机制。执法队建立“点长”培训、沟通、考评机制,以功能组团为单位,结合行业特色定期开展法律依据、责任清单、考评机制等专题培训,提升点长“业务能力”;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沟通协作,将点长队伍打造为活跃在城市管理、环境卫生、文明创建一线的触角前哨;定期召开“门前三包”工作讲评会,总结回顾的同时,思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沟通交流,提升点长参与共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巡查。制作“门前三包”点长地图,清晰显示51个片区在三环沿线、城区主次道路、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的分布情况,加强统筹管理,让日常巡查工作更精准,让治理效果更明显。
有效激励。定期对“门前三包”管理情况开展评比,颁发流动红旗以示鼓励,有效提升商户做好“门前三包”的责任感、参与基层治理的价值感,更提升了辖区居民放心消费的信任感和幸福感,营造出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目前“门前三包”点长制管理模式正在东铁匠营辖区如火如荼进行中,辖区市容环境秩序的管理效果也在持续提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