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近日,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主动敲门问需,与丰台区工商联共同召开“检察护企促发展”专题座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近距离了解检察工作,面对面开门纳谏,听取企业家们的司法需求和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共谋助企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落实方案,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
区检察院介绍了“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从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等多重视角介绍检察工作职能及“检察护企”典型案例,直观展现“检察护企”的深刻内涵与生动实践。参会人员围绕涉案企业合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及企业自身发展难题等展开探讨交流。
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区检察院继续深入探索多角度沟通协作方式,为我区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予多元化的法律帮助。“丰台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法治环境,希望检察机关精准对接不同企业的个性化法律需求,更好地引导民营企业依法依规经营,持续服务我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北京八月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青告诉记者。
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检察院将通过持续推进企业合规,加大知产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普法责任,为区内企业提供优质立体普法服务,为企业长效发展、区域经济倍增发展提供专业法治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下一步,区检察院将与区工商联共同推动建立“检察护企法律直通车”,通过主动出击找准发力点、关注行政权力行使,确保“检察护企”落到实处,宣传好“检察护企”新品牌,高效打通检企壁垒,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加速度”。
【延伸采访】
护企营商交“答卷” 丰台区检察护企有力度有温度
本报讯(记者 林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以“检察护企”专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检察履职护航企业发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助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丰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振企业信心
“我们企业整改后有了好口碑,来买车、修车的人更多了,店面也扩大了。希望检察机关能继续帮我把好企业合法、规范经营关,再难我也有信心经营下去,把生意做红火。”近日,北京某商贸公司实际经营人蔡某向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表示感谢。
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蔡某经营的企业存在擅自改装电池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考虑到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人员架构简单,我们根据个案情形,因企施策,采用简化模式,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办案检察官焦焜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北京市检察机关各项‘检察护企’措施,稳妥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法治保障不可或缺。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的护企实践,就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贡献检察力量的缩影,也为法治护航我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助力。
聚焦护企小切口 彰显司法关怀和“检察温度”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区检察院持续聚焦检察履职小切口,围绕检察职能建机制、抓重点、搭平台,用心用情当好民营企业的法治“服务员”,多维发力绘就护企“检察蓝”。
采访中,检察官刘洋告诉记者:“近日我们就办理了一起北京某公司与张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民事检察和解案。”承办检察官实地走访了生产现场,发现涉事企业生产规模小、经济利润低,属于典型的小微企业,近年来本就效益不佳,目前若要全额支付张某劳动报酬确实存在现实困难。而另一方当事人张某在该企业工作期间,两根手指因生产操作被切掉部分指节,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检察官了解情况后主动开展调解工作,向双方充分说明了调查所知的实际情况,在尽量满足各方所需的前提下提出若干个支付建议,平衡双方利益冲突,兼顾情、理、法进行释法说理,得到了当事人的初步认可。
“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兼顾保护小微企业与支持弱势残疾人,彰显了司法关怀和‘检察温度’,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彻底化解,助力法院解决了执行难题,真正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效果,真正做到‘检察护企’‘检护民生’。”刘洋说。
“丰台区的‘检察护企’不仅有温度,更有力度,让企业家倍感安心。”北京科宇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冰说。
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担当作为、先行先试,奋力跑好‘检察护企’第一棒,跑出‘法润营商’加速度,为我区倍增追赶,打造法治营商环境作出更多检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