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发布了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8条措施;
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合作发展联盟宣布正式成立,汇集了20余家未来食品领域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力量;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计划2024年底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 张馨予 通讯员 李彤姝 周舟)先期释放南中轴5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房租减免额度最高达100%……5月27日,2024年丰台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遇见丰台 众汇京彩”——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布会举行。会上,丰台区发布了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8条措施,宣布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揭牌,未来食品产业合作发展联盟正式成立,集中释放了丰台区抢先布局未来食品产业新赛道的重要信号,让新质生产力在丰台积蓄成势,成为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
发布会现场,还创新设置了食品展示区,来自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等联盟成员展示了未来食品相关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展示了最新研制的细胞培育肉可食用壳聚糖基微载体、可食用醇溶蛋白基微载体、增殖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微生物蛋白拉丝蛋白、组织蛋白,以及素肉干、素肉丸、素肉饼、素肉酱等多款植物蛋白肉产品。
记者从本次发布会上获悉,为抢占新赛道,丰台区进一步整合辖区院所、协会和企业力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高品质专业化特色园区,吸引和培育一批优秀创新主体,构建首都未来食品产业“策源地”和“样板区”。
产学研深度融合
丰台未来食品产业蓄势起飞
“丰台区将加快打造未来食品产业集群,以和义、西罗园为核心区,打造首都未来食品产业‘策源地’和‘样板区’。”发布会上,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介绍,丰台区发展未来食品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产业空间、创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优势。目前丰台区正与首农集团合作建设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与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合作谋划建设未来食品专业孵化器,助推实验室成果向工程化、工业化加速落地。
记者了解到,在丰台,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星罗棋布,各大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等一流高校合作密切,源头创新资源丰富,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首农集团、伊利集团等食品龙头企业坐落在丰台,具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力强的优势,区内强大的产业空间和众多产业链企业,吸引了一批从事食品技术开发、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的专业机构。据统计,全市80%的生鲜食品由位于丰台的新发地市场供应,这为未来食品上市、宣传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渠道,消费拓展场景广阔。
率先发布8条措施
抢先布局未来食品产业赛道
会上,丰台区科信局发布了《丰台区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丰台区将聚焦打造高品质专业化特色园区、建设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引进和培育优质创新主体、促进未来食品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协作、营造活跃的开放创新环境五大重点任务,推出提供全链条公共技术服务、降低入驻企业运行成本、提供管家式服务三大保障措施,全力布局、加快培育壮大未来食品产业赛道。”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罗虎介绍道。
丰台区着力打造高品质专业化特色园区,以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为创新策源地,以南中轴地区、中关村丰台园、新发地地区和首农集团相关产业空间为产业辐射带,合力打造丰台区未来食品特色产业集群。
(下转04版) (上接01版)
同时,丰台区推动建设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支持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替代蛋白创新研发和转化应用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丰台区还将拿出“真金白银”,引进和培育优质创新主体,支持未来食品领域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落地发展。对相关领域新引入或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资金扶持;对新引入或首次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60万元和30万元资金扶持。对获批国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相关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扶持。
对于新落地特色产业园的未来食品科技企业,丰台区将综合考虑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等情况,给予最长3年的房租减免支持,减免额度最高可达实际房租的100%,减免面积最高300平方米。此外,丰台区将提供全链条公共技术服务和管家式服务,开放区内现有的国家食品检测中心、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工业(肉类)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国家替代蛋白技术创新中心等,扩大低成本、普惠化的研发、检测、工艺测试验证、设备共享等技术服务供给。
因地制宜谋划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南中轴新添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丰台区和义街道立足南中轴、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功能定位,聚焦商业航天、未来食品等领域,正在全力深化发展“一轴、一园、三特色产业、一门户站点”的“1131”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就是因地制宜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此次发布会为丰台区首个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举行揭牌仪式。作为北京市南中轴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承载区,该园区落地丰台区和义街道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始建于1976年,经历了从北京市南苑配合饲料厂到大红门商圈物流库房、再到科技园区的“华丽转身”,在告别过去的传统功能和业态后,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瞄准“培育首都农业食品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打造未来食品产业方向承载地。
“我们将为入园企业链接全市未来食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全力支持企业参与到丰台区推动‘京雄科创走廊’的建设中,支持外埠企业总部、研发职能落户。”丰台和义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博涵介绍。
“作为丰台区首个未来食品特色产业园,我们将先行释放园区5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产业空间。加强政企合作,与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共同打造无边界的未来食品产业生态。首农集团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以及集团在丰台区7平方公里物理空间的统筹优势,不断提升科创服务能力,打造南中轴科技创新发展‘新引擎’。”首农发展党委书记、总经理杜君表示。
“链上发力” 合作发展联盟
构筑未来食品产业新生态
发布会上,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合作发展联盟宣布正式成立,构筑起未来食品产业生态。该联盟在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与和义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与北京首农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吸纳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食品科研方面的高等院校,汇集了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发地交易市场等20余家未来食品领域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力量,并充分利用首农集团、北京南中轴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链条优势和地理空间优势,共同探索未来食品产业新趋势、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抢占未来食品赛道发展先机。
会上,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发布的植物蛋白肉制造技术和微生物蛋白肉制造技术吸睛,同时还以3D渲染形式首次公开发布了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效。“研究团队在未来食品领域深耕多年,前瞻性开展了替代蛋白科研和产业化工作,助力我国抢占未来食品和食品生物制造技术高地。”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燕介绍。
据悉,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已于4月9日在丰台区和义街道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内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细胞工艺研发室、种子细胞研发室、菌种实验室、食品化加工间等功能区,计划2024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新蛋白创新研发和转化应用综合性开放实验平台,打造标杆性未来食品产业孵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