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徽”字为连接点,共分为徽源、徽印、徽黉[hóng]、徽忆四个部分,甄选1000余件校徽,使观众展中“见物”,饱览百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非凡进程。同时,展览融汇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青春情怀,以小见大,让观众在展览中更能“见人、见史、见精神”。
展览1000余件国内外校徽跨越历史百余年,集中向观众展示百年来中国高校自强不息的时代华章,带领观众领略博采众长、自成一格的中国大学校徽。展品包括清末京师大学堂、部分地方大学堂校徽和其他运动会、学术类徽章及记录中国百年重要历史进程的徽章,其中部分文物珍品是首次展出。“京师大学堂奖章”是京师大学堂1906年第二届体育运动会的奖章,主图案为二龙戏珠,两条龙灵动、对称、大气,材质为铜质珐琅。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新起点。在展览中,校徽不再是简单的展品,而是会说话的讲解员,充分呈现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让观众对绵延不绝的百年文脉可感、可悟。此外,观众还可以看到证章式样、纪念式样、牌匾式样的多种校徽,与校徽有关的人物笔记、设计稿等文献资料以及校园生活用品,其品类之全、规模之大堪称国内首创。
随着现代学校的创设,出现了校园这一新的园林类型。校园园林的发展和大学的时代变迁一脉相承,其发展轨迹也通过校徽形态得以充分呈现。
展览的重点篇章之一“徽黉”主要以校徽上的园林和建筑图案为载体,呈现中国大学园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园景观。在园博馆中国近现代园林厅中,“中国近代园林”部分详细展现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大学园林,将现代大学功能与中国传统园林意境成功结合。“黉”字意为古代的学校,此次展览是园博馆在现有展陈体系近现代园林研究上的一次拓展,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到自近代高等教育兴起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高校自身特色的实体建筑与空间环境。
此次“恰同学少年——校徽上的大学记忆”展展期至12月15日,欢迎广大观众通过这些小小的校徽,探索百年大学的历史文化,充分感受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