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本该是与家人团聚、喜庆祥和的日子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三位青年党员却分别在春运列车上和高速桥下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危急关头,他们果断出手,奋勇相助,成为丰台春节期间最可爱的青年。
迪更妮医生—春运列车上的“高温”救援
2月12日大年初三,在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G2496火车上,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科兼专病门诊主治医师迪更妮出了一趟春运列车上的急诊。
“这位乘客,您怎么了?能听到我说话吗……”列车员焦急的呼叫声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坐在附近的迪更妮也闻声起身查看。只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歪躺在靠窗的座椅上,她双目紧闭,“呼哧呼哧”喘着气,面容看起来十分难受。“您好,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吧”,还没等列车员掏出对讲机,迪更妮已经跨过人群来到这位女乘客身旁。“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前有什么疾病吗?”迪更妮一边急促的询问乘客及其家属,一边观察女孩的情况。此时女孩慢慢睁开眼,意识尚清楚,但神情紧张。自诉从上车便觉得无力,身上冷,刚才突然四肢发麻,双手不能动弹。迪更妮发现,女孩脸颊额头都是汗水。伸手一摸,额头滚烫,低头再看,两只手蜷缩在一起,已经十分僵硬。
迪更妮脑海中立刻弹出四个字,高热惊厥!
“快拿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血糖仪,有退烧药也拿来。还有酒精棉,或者温毛巾也行。对了,再来个能量饮料!”迪更妮抬头和列车员快速交代需要的物品,再回身指导家属放低座椅靠背,解开患者衣扣畅通呼吸。同时为了缓解因情绪焦虑引起的过度通气,她给女孩戴上医用口罩,并指导其稳定呼吸节奏,“别紧张,慢慢呼吸,听我数到3再呼气,来1、2、3……”5分钟后,女孩的喘促声渐渐平息,在迪更妮的安抚下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僵直的两只小手也稍稍变软。医用物资逐渐到位,测得体温高达39.4℃,其他生命体征尚平稳。迪更妮又指导家属为小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嘱咐缓慢给予能量饮料,以补充高热出汗丢失的水与电解质。经过十几分钟的紧急处理,小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不再喘促、四肢也能自主活动了。一旁的列车员和家属都舒了一口气。
在列车高速驶向北京的过程中,迪更妮每隔15分钟便起身询问小患者的情况,直到终点。下车前,仍再三嘱咐小患者家属,列车诊疗条件有限,下车后要立即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以进一步治疗。家属感谢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还好遇到您,我们太幸运了!”迪更妮连忙摆摆手,“这是我的职责,换做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帮忙的。”
列车准时停靠在北京北站,女孩在家属的搀扶下与她挥手告别。迪更妮转身看着这趟即将返回家乡的列车,耳边还回荡着列车员在门边说的话,“我代表列车组人员向您的义举表示感谢,欢迎您再次乘坐本次列车!”
冯必强、宋佳明医生—高速桥下营救跌倒老人
2月19日中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120急救中心医生冯必强和医务科医生宋佳明夫妻二人,自大宁水库堤岸散步回来,冯必强突然对妻子说到:“你看前边是不是躺着一个人啊!”在京港澳高速桥下与水库堤岸路交叉的桥洞里,躺着一个穿黑色衣服的老人。老人躺在原地,身体微微颤抖,旁边倒着一辆电动自行车,车筐里的蔬菜水果散落一地。
夫妻二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心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同时大量急救知识瞬间涌入脑海。这位老人是被车撞了?还是突发心脏病倒地不起了?情况会不会很严重?说时迟,那时快,二人已经飞身向老人身边跑去,庆幸的是发现老人还是清醒的。“您哪里不舒服?是有车撞您了?需要帮您报警吗?”经过询问,原来老人是在小路转弯的时候不小心滑倒,被飞出去的电动车砸到腿。面对突如袭来的意外,老人也蒙了,想起身却动不了,也没想到打电话找家人呼救。冯必强观察和问诊了老人的情况,初步判定左腿有骨折。“我们帮您叫急救车吧!您这个情况只叫家属肯定处理不了了,您放心,我就是急救医生,我们医院就在这条路附近,您不用着急,也不要动,以免您的伤情加重。”此时的老人长舒一口气,连声感谢。
征得老人同意后,夫妻二人拨打了120电话,但是事发地点很偏僻,在一条不知名小路,很难描述位置,从大路过来又要等待一段时间。于是冯必强直接拨通了科里的电话,丰中西医120急救中心立即响应,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冯必强去小路尽头接应急救队伍,宋佳明在旁边帮老人收拾散落一地的物品,并安慰他的情绪:“您放心吧,一会我会帮您把车推到医院,您就好好养伤,不用担心其他的。”老人也逐渐放心下来,和家属取得联系。丰中西医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很快从医院后方的小路推来担架车,接上老人,并迅速将他就近送往医院急诊科。
冯必强和宋佳明表示,老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他们的心里都很欣慰,也为自己能够运用所学之长帮助身处困境的人感到由衷的开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留给自己满满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