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过去一年,丰台区精神文明战线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新的一年,丰台区将持续向前,开展群众性理论宣讲、依托“丰台好人”传递道德力量、巩固提升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本报讯(记者 付善元)在3月26日召开的丰台区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右安门街道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作为特色志愿服务队代表获得授旗。今年恰逢右安门街道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十周年,这面旗帜不仅是对过去十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这十年间,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凡人善举的精神犹如一颗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文明之花,成为丰台区志愿服务品牌的金名片。
众人接棒
“扫桥爷爷”善举得以延续
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翠林三里社区南侧有一座横跨铁路的人行天桥,因为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难题,所以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连心桥”。为了大家能有一个更好的出行环境,退休司机窦珍主动承担起清洁任务,拿起簸箕、扫帚,利用空闲时间打扫天桥。这一扫就是11年,无论风雨,“连心桥”上总能看见窦珍老人的身影,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扫桥爷爷”。
2013年,87岁的窦珍老人不幸离世,居民们没有忘记他的贡献,更没有忘记他的精神,“连心桥”上的扫桥人越来越多。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不但接过了他的扫帚,还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以“窦珍”命名的志愿服务联合会正是在此时成立,除了固定打扫“连心桥”,还开展了导医、助老等志愿服务。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由右安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发起,是经丰台区民政局核准登记注册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北京也是首家。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会长芦婉华就是其中一员。十年来,她坚守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带领大家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每当提起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老伴儿突发腰椎痛,动不了,女儿在外地,快帮帮我……”去年10月的一天,空巢老人谢东突发疾病。接到谢东老伴儿的求助电话后,芦婉华马上联系了社区志愿者王晓兰和赵淑清,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到达谢东老人家中时,老人已面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她们赶紧将老人送往右安门医院。另一边,芦婉华联系好了右安门医院的导医志愿者,当老人到达医院时导医志愿者已经备好轮椅在门口等候。他们迅速接过老人,挂号、拍片子、办手续,陪伴在老人身边。整个过程中,芦婉华一直与志愿者们保持联系,电话线变成一条生命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十年间这种故事太多了,大家都觉得很平常。”芦婉华说,目前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实名注册志愿者超3000人,承接服务项目60余项,总服务时长近75万小时,荣获“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慈善义工创新服务项目”等多项荣誉。“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永远在,志愿者们传递的是窦珍老人凡人善举的志愿精神。”芦婉华补充道。
传承精神
打造志愿服务主题公园
去年是窦珍老人离去十周年,丰台区特意为老人塑像,并以此为契机,将右安门街道辖区内的丰宜公园打造为丰台区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公园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精神充分融合,对广场的内容和景观进行了丰富和提升。窦珍老人雕塑、事迹浮雕墙、互动廊架和志愿服务林交相辉映,形成“一条路,一处景,一片林,一座园”的景观结构。据了解,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将成为丰台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场所,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3月4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2024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丰台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推动日启动仪式在志愿服务主题公园举行。来自丰台区的各支志愿服务队伍在此开展了义务理发、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凝聚合力
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为全区的志愿者队伍起到榜样带头作用,让各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共同助力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创卫等全区重点工作。”芦婉华说,比如在助老服务方面,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的“邻里守望”居家养老模式,通过发挥邻里间距离近、了解深、易沟通的优势,让邻里间互相照应、互相帮扶,多个社区已经形成“邻里自觉”。还有花甲助耄耋、“小帮老”志愿服务,通过低龄老人“发挥余热”,让社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得到了关爱。这样的模式已经在右安门街道各社区推广开来,让不少独居老人受益。
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发展还离不开与辖区单位的共建模式。十年间,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医院、养老院、学校、家庭等宣传志愿精神。右安门医院为志愿者发放了急救卡,当志愿者患病急需救治时,医院出救护车将免费。3月11日“二月二”当天,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周边20多位有理发专长的志愿者,为“快递小哥”义务理发,节省了排队时间,理完发后可以迅速上岗送单。芦婉华还告诉记者,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队伍里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正是有了各方的支持和广泛参与,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才能快速发展。未来,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继续推动志愿服务的创新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凡人善举的精神,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芦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