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樊利波)近日,丰台区人力社保局优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模式,组织“流动仲裁庭”进街道、进企业、进楼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在减轻当事人诉累的同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诚信友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氛围。
街镇开庭 就近审理
近日,孙先生等5位劳动者向丰台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请求被申请人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支付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报销款等。接到申请后,仲裁院立即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案情。
考虑到劳动者人数较多、用人单位既往劳动争议案件频发等情况,为进一步强化案源治理、减轻劳动者诉累,仲裁院速裁团队组织“流动仲裁庭”前往马家堡街道时代风帆党群活动中心,通过就地开庭、现场办案的方式,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家门口”获得调查、审理、调解、裁决的一站式服务。
三方联动 多元解纷
案件审理过程中,“流动仲裁庭”积极落实集体争议案件三方组庭制度,选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工商业联合会中的优秀代表组成合议庭,对劳动合同履行、劳动报酬支付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举证质证、仲裁庭提问。
“流动仲裁庭”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经过1小时的庭后调解,4名现场开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仲裁员为当事人现场制作法律文书。
智慧仲裁 高效便民
开庭之日,劳动者洪先生因已在劳动关系解除后返回老家工作,无法来京参加线下庭审。为使劳动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公正高效解除劳动者讨薪之忧,仲裁员利用“北京人社智慧一体化平台”在线庭审、云端调解,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为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做工作,鼓励互谅互让,积极协商解决争议。
经过不懈努力,洪先生与用人单位就调解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线上签署调解书,隔空握手言和。至此,本案涉及的5位劳动者全部以调解形式与用人单位圆满化解劳动争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针对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问题,仲裁员现场普法宣传,向企业发放仲裁建议书,督促企业依法合规履行用工职责,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感谢丰台区人力社保局仲裁院为我们办实事,公正高效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5名劳动者纷纷称赞道。据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既是仲裁为民的深入实践,也是进一步落实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今后,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将不断探索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不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与和谐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