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欣爽 王阳)近日,卢沟桥街道莲玉嘉园社区党委根据卢沟桥街道有关“一车一池一码”示范应用工作的统一部署,联合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发动党员志愿者积极落实辖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摸排工作,通过实施“一车一池一标”的创新管理模式,发动党员、志愿者20余人,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对辖区内500余辆电动自行车的初步摸排和统计工作。
据悉,“一车一池一标”管理模式是卢沟桥街道党工委根据街道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的创新工作方法。由城乡管理办公室负责制作并向辖区各单位发放街道电动自行车登记“一车一码”标签;各单位负责张贴标签,并常态化对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进行动态监测,形成“一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动态台账。首先在莲玉嘉园社区进行试点,社区党委书记王娜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辖区党员和志愿者等,按照辖区车棚、楼栋位置精准分配工作任务,对每一辆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贴码和登记。
除集中统计工作外,社区还在微信群内发出通知,开通线上登记渠道,做到线上线下全面发力。“阿姨,您家的电动自行车还没有贴过标签,还没在社区登记。”莲玉嘉园小区出入口,几位社区党员志愿者正在对路过的居民进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统计工作”宣传,同时完成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池一码”动态信息登记工作,做到宣传无死角、无盲区,确保此次数据摸排准确性。
“小标签”拥有“大作用”,此次“一车一池一码”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摸排工作的成功开展,为辖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数量科学配比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有效消除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乱停乱放等安全隐患;如遇突发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车主,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下一步,卢沟桥街道莲玉嘉园社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把党建协调委员会这“一本账”理顺,把社区党委和居民群众这“一盘棋”下活,把党员、志愿者这“一条线”用好,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