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颖)“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医学生誓词。白袍加身,任重道远。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丰台卫健系统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在丰台区“五气连枝”“丰宜福台”的生动实践中绽放青春的绚丽之花。
张永超:
让社区站周边的居民刮目相看
张永超出身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祖父行医乡里,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院校。研究生毕业以后,他扎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了从医之路。他没有因为在基层工作而放松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反而发奋学习,耐心钻研中医典籍,给自己定下了“既能全,又能专”的目标。
一些患者身患痼疾,寻医看病多年未果,在基层社区中心找到张永超医生,疾病得到了治愈,让社区站周边的居民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求医问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2019年,张永超奔赴内蒙古林西县,开启对口支援工作。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老百姓口口相传,到他这里就诊的人越来越多。他通过望闻问切,运用中草药为患者开展治疗。他开展中医相关业务培训,协助搭建当地的中医体系。他还利用闲暇时间整理了近几年临床积累的中医名家临床经验并汇集成册,临别时赠予统部镇中心卫生院。
为了让青年医师更快地融入社区工作,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张永超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宝贵的中医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师。与此同时,组织仲景学习小组、中医沙龙等一系列“以老教新”的活动,促进科室成员业务间的交流,共同学习提高。
叶财德:
多次原创性提出可行的社区防控方案
在三年抗疫时间里,叶财德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天津、广东、深圳、福建、宁夏、青海、吉林、上海、新疆等疫情火线,帮助当地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首都疫情防控中,叶财德作为市疫情防控专家,把疫情防控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多次原创性提出精准可行的社区防控方案。他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版防控指引、防控文件的出台,包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第九版防控方案、《隔离观察人员中医药防控小贴士》等一系列社区防控方案。
作为北京市青年讲师团成员、丰台区青年讲师团、丰台区团区委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他参与多场宣讲活动。作为中医全科主任医师,他在给老百姓解决病痛的同时还是一个健康宣传员,坚持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理念。他在全市做课题调研,针对居家康复患者的实际需求,开创互联网居家中医康复服务新模式,解决了居家康复患者的“就诊难”,优化了基层医院上门巡诊流程。
权薇丽:
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全力以赴
疫情初期,权薇丽就火速加入丰台区卫生健康委战时疫情防控工作组,后被紧急抽调到丰台区疫苗接种组,负责全区疫苗接种组织协调工作,自此牢牢“钉”在了岗位上,开启了连续两年的“全年无休”模式。在疫情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她又在第一时间赶赴区8小时涉疫风险人员应急处置指挥部。谈及三年来屡次经受住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她总是笑着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2021年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后,她迅速组织各街镇规范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累计组建临时接种点200余个,全区单日接种能力超过4万剂。作为“幕后工作者”,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字材料、沟通协调、会议组织、人员部署……尤其是在疫苗接种组奋战的700多天里,参与组织疫苗接种调度会、专题会等大型会议150余次,组织起草各类会议材料、工作方案、工作简报等重要文字材料900余篇。
从事基层工作15年来,权薇丽先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和急救中心任职,她曾是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与病毒赛跑的“战疫尖兵”,如今成了奋战在抢救生命第一线的“急先锋”。她始终秉承“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服务理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